top of page
茶金興衰.png

茶金興衰

產銷運輸

  早期,臺灣茶葉的產銷體系中,因製茶廠的粗製茶無法直接進入市場,而是要經過再製茶館的篩選、加工精製後,才能由外商洋行或本地茶行出口外銷。

  製茶廠的粗製茶到再製茶館之間,便有幾種銷售的管道:(一)製茶廠直接與洋行、茶行交易,由洋行、茶行的茶師評鑑後,將粗製茶運送到再製茶館?;(二)由洋行、茶行聘用的買辦、茶販與製茶廠交涉,直接收買;(三)專業茶販(生茶猴仔),進入茶園產地進行收購,再轉賣給再製茶館。

  粗製茶的買賣,搬運費由賣方負擔,賣出貨品重量,要比毛重多20%作計價單位;還需付出包袋錢,給再製茶館、洋行、茶仔;對評鑑的茶師也要贈送100斤0.5元的禮金。

  第一種管道,製茶廠要先提供茶樣給不同洋行、茶行進行評鑑,評鑑後,若是茶樣獲得肯定,經比較開立單價後,粗製茶貨品即提供給報價最高的茶行;第二種管道,則是洋行、茶行自行在茶產地深入瞭解製茶廠作業狀況後,選定製茶廠,以預付訂金或期貨方式收買粗製茶;第三種管道,茶販(生茶猴仔)要以現金或貸款方式,期約購買製茶廠當季或某季的粗製茶。

  淡水製茶廠將粗製茶送到大稻埕洋行、茶行的再製茶館,早期是以陸運、水運並行,由製茶廠以人力、牛車送至淡水渡頭,以紅頭船或汽船送到大稻埕碼頭。中期則是送至淡水火車站,由火車運到雙連站,再用牛車、人力車運至茶館,後期則是由中、小型貨車直接運送。

文 / 謝德錫

人口流動
葉子_edited.png

人口流動

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與質量,經常會影響該地區的產業發展與就業傾向。

  淡水地區在1950年代以前,人口數量都一直維持在2萬多人的情況,產業結構上,農業是主要的產業,僅有少數人口從業漁業、服務業,製造業並不多。農業中,稻米、茶葉、柑橘是主要經濟作物,僅有碾米業、製茶業等農產加工業。

  而在1950~1980年間,淡水地區的人口開始急遽的轉變,從一個人口外流的地區成為一個臺灣各地的移住區。產業也從農業轉為工廠林立的製造業。

  1960年代,淡水地區設立了工業區,外商的製藥廠、電子加工廠與本地的陶瓷廠、飼料廠……,這些工廠吸納了淡水農業的雇工,也引進了大量外地勞工進駐,淡水地區的人口開始大幅度的變動,由本地外移改為外地移居,本地籍人口由全數的9成以上,下滑到僅8成,就業人口由農業大幅度移到第2級的製造業。茶園、製茶廠逐漸難以找到足夠的男工、女工來摘茶、製茶,製茶業已到它臨界的高點。

  1970年代,淡水的工業區不斷延伸,由竹圍到埤島、下圭柔山、灰磘子、屯山等地,各型各類的中小型工廠吸納了農村的多數勞力,外地移住人口增加到2成多,本地籍人口數則降到近7成,採茶、製茶已不再是農村就業男女選擇的職業,導致製茶廠由停滯的高峰,急遽的下滑。

  1980年代,淡水整體人口更加急速擴增,農業的整體產值已低到不成比例,第3類的醫療、觀光、教育、服務業大量興起,平價住宅成片興建,外地移住人口成為人員成長主流,人口數已接近4 成。淡水本地農業聚落的人口大量外移到城鎮中心,茶園製茶廠除了家族人力外,已找不到人力投入,茶園退化荒蕪,製茶廠一一關閉,大多數淡水茶園、製茶廠再也無法回到往日輝煌的茶金年代。

葉子_edited.png

產業演變替換

產業演變替換

三百多年的時間,淡水產業的變化,由緩步的農業,再迅速的工業發展,最後則是朝向觀光休閒、醫療、教育邁進。這一段歷程幾乎也讓淡水的社會結構進行很大的轉型。

  17世紀的淡水,原住民大多以漁獵的產品與西班牙人、荷蘭人進行交易;18世紀中,漢人移住民逐步取得淡水土地的開拓,大部份土地闢建為稻田,並利用湧泉、溪流逐步建造灌溉的水圳系統,成為農業發展的主力;19世紀中葉,淡水港成為通商口岸,周邊山區成為商品經濟的大菁、茶葉潛力產區,開發山坡地,引進大菁、茶葉的種植,逐步在淡水山區散布。

  20世紀初期,日本綠茶商人實地深入瞭解淡水山區農地的土壤氣候,並嘗試引進日本綠茶的種植與製造,不過並沒有獲得成功。不過,在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獎勵茶葉種植,並設置茶葉試驗場改良茶葉製造工藝、培訓茶農技藝後,淡水地區茶園種植面積大幅增加,製茶廠陸續設立,茶葉成為淡水農業最主要經濟作物。

  1920~1960年間,淡水地區經濟的主軸是農業,2千多公頃的稻田,近900公頃的茶園、200公頃的柑橘園,曾是三大生產主力。就業人口也是以種稻、製茶、採橘為主。

  1960年代,進口替代、內需消費的麵粉、紡織、飼料、製藥、磚瓦、陶瓷與加工出口的電子、塑膠產業陸續成立,在淡水沿河走廊闢建為工業區後,這些勞力密集的產業,除吸納了淡水廣大的農村勞力,也引進大量外縣市勞工,整個淡水的農業進入衰頹的階段。

  1970~1980年代淡水山區周邊的土坡地進入休耕、廢耕的階段,茶園、農地淪入財團的手中,三座高爾夫球場陸續闢建,大型住宅社區、中小型別墅便是在各山頭林立。

  1990年代,農地實施休耕,宣造淡水農業的死亡,淡水海新市鎮的規劃,圍入淡海大片農地,開始整地成為種屋的住宅區。農村聚落的居民開始大量遷移到新市鎮周邊的社區,淡水農村聚落走入老化、凋零的局面。

  1950年代,淡水地區的人口數量約在3萬多人,本地籍人數都在9成以上,農業就業人口也一直在8成以上。

  21世紀的淡水,製造業工廠所聘僱的員工數並不足以提供淡水民眾就業的機會。淡海新市鎮與周邊社區的公寓大樓興建、銷售所帶來的營建業、房仲業,以及北海岸淡水、三芝、石門豐富的山林、海岸、溪岸生態、歷史步道、渡假農園構成的觀光旅遊業,成為在地就業的機會。

  1980年代廢棄的茶園、製茶廠,終於再度萌起,雖然僅有全盛時期萬分之一的面積與產量,或許是一個美好的契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