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淡水茶葉專題網站介紹

  茶葉曾經是淡水最重要的經濟作物,許多務農的人在這裡做田,也做山。山,指的就是茶:「人˙在˙草˙木˙間」的「茶」。茶樹曾拼出淡水依山傍海的風景,是淡水的浮世繪。茶業曾經改善經濟,茶土茶金也曾令農家隨之起落。這方土地是曾培育出特有的在地茶種,百餘年前台灣烏龍茶開始遠颺,就是從淡水的茶港啟程。

 


  〈一方風土一方茶〉從茶出發,勾勒淡水的地理和歷史,探尋社會的變遷。這個專題源自地方文史工作者常年的田野觀察和尋思,團隊從2017年開始踏查歷來淡水主要的茶產區,尋訪先前茶工廠的經營者、茶農、地主,耆老,聆聽地方故事。當年各種國際及國內情勢,離淡水的茶山茶廠似乎都很遙遠,卻一直左右著生計和地方變遷。

  〈一方風土一方茶〉包含五個彼此相關的主題:

  〈議題一:茶港茶事〉:1980年代之前,淡水首要的農作雖然一直是水稻,但是茶葉的種植發展,除了反映淡水地理條件和自然環境外,更能說明不同時期的政治經濟脈絡。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發展茶業的動力是外銷,茶農一直是粗製茶的生產者,產業升級所需的知識,技術、通路和市場,早期受到洋行和政商資本的控制,後期則隨國際局勢及貿易波動,茶葉一方面描敘了19世紀以來淡水農家的天命與人事。 


  〈議題二:茶金興衰〉:「淡水有產茶嗎?」這樣的問題反映著不同世代的集體記憶,三十歲以下的世代,並沒有淡水茶業的印象。但作為昔日淡水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我們的田調發現,茶葉一直到1970年代之前,雖然外銷需求暢旺,但並不是內需型的農產品。茶葉的外銷市場具有茶農難以測預的投機特質,日治和光復初期茶葉又背負著外匯甚至外交的需求。我們一方面從農民做山的經驗,整理土地與人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從到農民的消費和生產經驗,看到茶葉成為社會異化的過程。這樣的變遷,在農業轉型為工業後,茶山逐漸荒廢,精製茶的工廠,或亟待升級的產業,後來也並未在淡水落腳。

 


  〈議題三:茶鄉茶話〉:深入茶農的生活及家園。淡水特殊的「半田半山」的農務型態,使得工作有「大工/小工」的差別,漫長的地方茶業歷史中,茶工的輪班和工時,再再顯出基層茶農的辛勞。此外,從經營茶產的家族分工,產銷組織上可以明顯看出茶人在階級、性別和工作內容的差異。〈茶鄉茶話〉同時也探討茶人的娛樂和休閒生活,包含茶產區常見的褒歌文化,如何在茶山中調劑情趣和人際關係,淡水的民俗信仰如何融入茶人生活。

 


  〈議題四:山水茶廊〉:除了現有非常少數的茶園和許多淡水的茶工廠都已消失或成為廢墟,〈議題四〉主要針對淡水境內重要的茶產區,大屯溪流域的茶工廠做田野調查。深入訪問了四家昔日茶工廠的經營者或家族成員。每一個茶工廠個案都有助於了解從清末到日治以來淡水茶葉發展的拼圖,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各自說明了茶農胼手胝足刻骨銘心的辛勞,譬如平埔族的地權及經營權轉移;茶農如何在詭異多變的國際局勢中心力交瘁;從農業轉型向工業發展時,茶產業為何一去不返,也有受訪者分享在後茶葉時代如何凝聚家族成員的向心力。除了大屯溪之外,〈議題四〉也開始逐步探索大屯溪以外,淡水不同山崙和水系間的茶工廠。

 


  〈議題五:明日茶香〉:幾十年來淡水的發展,有些地區發展奇快,有些地區並非山林但停滯荒蕪,荒蕪之地又多是昔日的茶山茶園。位在台北都會區的外緣,淡水是區內有明顯「城鄉差距」的行政區。1980年代的營建業和製造者,吸納了農村勞力,後來農業經歷了休耕廢耕政策的調整,農業萎縮。陸續有人關心文化地景和農地的利用,淡水也有新的職場和職人,有鄉親外出打拼後返鄉創業,有年輕小農重整茶園。半個多世紀前,特別針對淡水一方土地改良的茶種「淡水清心」,還一直保存在淡水的茶山上。「淡水產茶嗎?」,往事並不如煙。

大淡水茶葉專題網站介紹

團隊介紹

謝德錫老師

淡水文史工作者

謝德錫老師

姚莉亭小姐

淡水文史工作者

姚莉婷小姐

蔡誌晴老師

新北市立忠山實驗小學

DSC00059.JPG

​賴惠如老師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指導老師

2017-10-01 12.00.16.jpg

楊智明老師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指導老師

2017-10-01 11.59.36.jpg

​詹雅錡同學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S__13262973_edited.jpg

邱開玟同學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5175CC95-CBFC-41FE-B99D-B080FABA3AAB_edi

​廖翊淳同學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IMG_0597.jpeg

劉思涵同學

​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

S__65134595_edited.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