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物
﹤臺灣總督府及其附屬機構公文類纂﹥收錄了1830至1894年間清代的契約文書,淡水區樹興里、水源里、坪頂里等地,皆有相關的茶園記錄,契約記載了茶園範圍、合股情形及繳納大租銀的金額,大多是水田與茶園兼作的型態,其中坪頂里的水梘頭、三空泉等地茶園海拔較高,分佈在400公尺以上。
根據溫振華、江蔥〈清代淡水地區平埔族分佈與漢人移墾〉的研究指出,大屯山地區原為平埔族之地,契約所指之大租,是要繳交給大屯社熟番的口糧。淡水茶園分布的丘陵地原屬於原住民所有,包含大屯社、圭柔社、北投社,漢人移墾淡水後,不斷擴張農業耕作範圍,因種茶有經濟效益,1840年後的契約書上開始出現茶寮的記載,也就是茶葉產量達一定規模需另建茶寮收存,茶產業漸漸成形。
1853年(咸豐3年)開始對各商貨販徵釐金,後來茶農也要繳茶釐,出口繳納關稅以增加政府稅收,直到劉銘傳來臺擔任巡撫期間,才對茶業有積極措施,以開山撫「番」,獎勵拓展茶園,並修築新竹到基隆間的鐵路,讓茶可直接從基隆港出口,此時期北臺普遍開設洋行,茶的經濟利益大多落入外商手中。
開發政策對淡水茶業的影響
日治時期 : 淡水的茶園面積、品質、產量、外銷通路有了大幅的提升
清代 : 淡水的茶園開始墾植與外銷
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大規模的對臺灣各項資源進行普查,留下了完整且珍貴的史料紀錄,包含地形地貌、氣候水土、物產、人口戶籍等,以利後續整體建設與開發。
臺灣總督府也了解到「茶」的重要經濟價值,初期為求茶業發展,還曾允許清朝製茶工人來臺,後來有計畫地挑選適地性的品種和土質,評估如何運用土地面積栽種植株以達到最大產值,用來賺取更高的外匯利益。
-
1895年(明治28年8月中)淡水支廳行政事務及管內概況報告,記錄芝蘭三堡產茶的聚落,比清治時期還多,包含土地公庄埔、新莊仔庄、蕃薯寮庄、水梘頭庄、興福寮庄、樹林口庄、三空泉庄及小坪頂庄。
-
1901年(明治34年)設立茶樹栽培試驗所,研究茶樹改良及製茶方式的改進,奠定茶業科學研究的基礎。
-
1919年(大正8年)設置茶業獎勵計畫:
光復後 : 「茶」仍是賺取外匯的重要利器
日本對臺茶政策的積極措施帶來許多貢獻,將手工製茶轉換成機械製茶,設置示範茶園、製茶講習會、同品評會等培育人才,茶樹種植面積與產量大幅增加,建立茶葉輸出檢查制度,此時期茶不只回流日本,還銷往土耳其、俄國、滿州國、美國、英國、香港,改善了清治時期外銷通路的侷限。
因此淡水街整併為4家茶業公司
(一)鼓勵茶農與製茶廠合資成立茶葉組合,茶園達100甲為乙種,150甲為甲種,補助新製茶機械
(二)鼓勵成立新茶園或有意更新與擴張茶園者,提供或補助茶苗及三年肥料費。
初期受到二次大戰的影響,茶園面積及產量大幅減少,趁戰後印度、錫蘭等產茶國尚未復原的狀況下,國民政府開始積極獎勵復興茶園恢復生產,淡水的水碓製茶廠還曾經是示範茶園,此時期淡水茶種植面積和產量達最高點。
第二步是擴大外銷市場 :
-
1970年代左右,出口量超越日治時期,市場遍及全球,創造了淡水茶的黃金時期。
-
1970年後因退出聯合國及中美斷交,臺幣升值、印度和錫蘭茶的削價競爭,同時由農業轉型至工商業時代,人工成本提高,外銷逐年下滑,茶園開始北消南長,後來國內經濟復甦,飲茶人口增加,茶轉為內銷,甚至自中國、東南亞進口。
「茶米之鄉」的土地利用
人與土地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土地有如人的衣食父母一般,不同的風土孕育出適地性的作物,也造就了在地人的性格、智慧與文化,過去曾是茶米之鄉的淡水,取之於土地,用之於土地,曾經人與土是如此的親近,人的汗水滴滴浸潤在泥土裡,收成有著土地的芬芳,在現代休閒觀光、建地新市鎮開發的淡水,很難想像人與土曾經如此的親密,牽繫著經濟的命脈,就讓我們來一窺過去「茶」、「米」在淡水的土地利用情形。
淡水因溪流水源豐富,再加上多山的丘陵緩坡,開鑿階梯式水田、茶園,耕作面積廣,農產豐富。
18世紀漢人拓墾淡水以來,主要糧食作物為米,甘藷次之
19至20世紀中後期,主要經濟作物為茶,柑橘次之。
日治時期《淡水郡管內要覽》
本篇的土地利用情形以日治和光復後二時期作比較,日治時期的資料以1929年(昭和4年)《淡水郡管內要覽》的記錄為主,光復後的資料則引用《淡水鎮志》。
光復後《淡水鎮志》
圖1. 1951-2000年淡水茶園種植採收面積、茶戶表
資料來源:臺北縣統計年報與統計要覽
日治時期,淡水街以米和茶為主的農業戶數有4,780戶,其中製茶戶數有309戶,是以務農生產為主的地區。
淡水的米一年收穫二次,重要的生產地分布在水碓、林子街、南勢埔、北投子、灰磘子等地,種植面積非常廣,而茶園主要分布於淡水東側的山崙丘陵地,日治初期種植面積不大,茶樹約需三年後可開始收成,利用種田的閒暇之餘植茶製茶,農業時代需要投入大量勞力,在地耆老曾說:「人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山裡(指茶園)」,正是半田半茶的務農型態的寫照。
米與茶的收穫可以從耕作面積、產量、農戶數來比較。以耕作面積來看,日治時期有約4,000公頃的耕地,米和茶的耕作面積比是8:1
光復後1970年代,耕地面積有約4,100公頃的耕地,米和茶的耕作面積比是3:1,此時期米和茶的年產量均比日治時期高。
根據《臺北縣統計年報與統計要覽》顯示,淡水的茶園面積和產量在1971年達890公頃的高點(圖1),維持在800公頃以上的時間長達20年之久,比日治時期成長了將近2倍。
1974年列為茶農的人數,在茶園耕作面積880公頃時有762戶,相較於日治時期成長了2.5倍,且茶菁的年收穫量約300萬公斤以上,比日治時期成長了18倍,粗製茶的產量曾達862,400公斤。
因此,米和茶的農業戶數、耕地面積和產量三者,從日治時期到光復後1970年代,皆呈現大幅成長,其中尤以茶的攀升幅度最大,這個部分也跟不同政權時代的土地政策發展、機械的引進與汰換、品種與技術的改良、人才培訓等有直接關係。
水源與農作
淡水具有天然環境之利,除溪流資源豐沛外,還有天然湧泉,農作物非常仰賴灌溉水源。從丘陵地至大屯山麓,多為茶園的農業耕地,若以種植面積與產量最大的米來看,主要分布在海拔50公尺以下,60%是水田,40%為旱田,由此可知水源的充裕,過去淡水可以成為以農業生產為主之地,天然優勢自然不在話下。
地勢多山的淡水,大屯山主峰標高1,092公尺,從東北向西南逐漸低降,丘陵緩坡慢慢延伸至海岸,受到放射狀溪流的切割,形成一山一溪、嶺谷相間的特色,河川往海岸呈扇形分布,主要溪流從南至北包含樹梅坑溪、竿蓁林溪、林子溪、圭柔山溪、興仁溪、灰磘子溪和大屯溪,這七條東西向的短促溪流注入臺灣海峽,雖不利航行,卻非常有利於農耕灌溉使用。
早在清治時期,海拔約200公尺以下,也就是不超過現在連接三芝到淡水的山線道路101線的高度,已闢建許多灌溉水圳,1956年淡水農田水利會的資料顯示,灌溉水圳數高達123個(圖2)。逐水而居,有水源的地方就有聚落,可以延續家族與文化,而水圳是生命之泉,與牛、犁、稻被稱為開臺四寶之一,不論農作灌溉、家庭用水都需要倚靠它,現在看到以鋼筋混泥土技術來做的水圳,是在日治時期引進的修築技術。
短促的溪流在還沒有電力的時代扮演著水力發電的角色,運用水位高低落差的水力來帶動機具。
淡水的地名「水碓」,早期就是以水流力量流過水車帶動輪軸,可以自動碾米的機具,這在過去的農業時代可是一項生產利器。
淡水第三大河-大屯溪,因雨量充足,水量豐沛,先民於此落地生根,繁衍出李/潘/鄭/陳/盧氏等大家族,此流域行經的中和里、屯山里有淡水的米倉之稱,早期設有多家碾米廠,番子崙更是茶葉種植的重要地區,集水力與鄰近茶園之便,以前有約莫十家茶工廠設置,是淡水各流域中最密集者,所採收的茶菁必須趕快送到茶工廠,使用製茶機具來做粗製茶以確保品質,就是以水車帶動機具,因此,在過去有些茶工廠也兼收稻碾米。
2017年採訪大屯溪流域的六合茶工廠時,最後一代經營者的兄弟,還指出水車的所在位置及動力的牽引方式,「我家門前有小河、稻田,後面山坡有茶園」(圖3),正是茶米之鄉的田園風光寫照。
圖2. 淡水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圖
資料來源:臺灣省各農田水利會灌溉區域圖,臺灣省水利局,1965
圖2. 李氏家族古厝與六合茶工廠風光之畫作
資料來源:2017翻拍自李氏家族茶寮居
文 / 賴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