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茶廊
大屯溪流域
文 / 謝德錫
大屯溪流域
大屯溪是大屯火山彙西南坡的溪流,也是淡水扇射狀溪流網最北的一條。
大屯溪主支流發源於小觀音山、菜公坑山,十幾公里的長度,跨越淡水、三芝兩個行政區,上游屬於三芝區,由海拔約900公尺的山地緩降到200公尺,龜子山這一帶以安山岩屬性的火山碎屑岩為主,多氣孔的岩塊是林園造景的花山岩。上游這一段的溪流在地方民間又被稱為「龜山子溪」。
火山熔岩流在過龜仔山後,便形成兩股,北邊一股是「番仔崙」,南邊一股是「草埔尾崙」。大屯溪的溪床也在此遽降,形成「溪底」的地名。
大屯溪北側的番子崙是淡水、三芝的界山,這一片山崙曾是「大屯社」棲息的山林,由海拔二百多公尺一直遞降,經過「大湖」、「後坑仔」到「番社后」一帶,便僅降到約海拔100公尺的高度。而大屯溪南側的草埔尾崙,是大屯溪與灰磘子溪的界山,經「崙頂」、「北勢仔」到「公埔子」一帶,也降到海拔約100公尺。而兩條山崙之間的區域,便屬於大屯溪流域。
大屯溪兩側番仔崙、草埔尾崙之間,以險峻的坡地相連,幾條翻越山坡的路徑以陡坡著稱,最著名的便是三角埔到北勢仔的大陡坡,稱為「跌死牛崎」(今北5崙頂-小忠寮),早期牛車載運時要極為小心。而番子崙、草埔尾崙隨著山勢走向往下,與大屯溪畔間各留有一條產業路徑,就是今日的北5、北7與北12。
大屯溪的中下游在兩座山崙之間流動,形成河階的沖積台地;發展出「三角埔」、「中小寮」、「番社前」、「桂竹圍」、「石頭厝」、「六塊厝」、「溪口」等農業聚落。
而番仔崙、草埔尾崙的山崙緩坡,是大屯溪流域茶園所在,19世紀以後,潘、鄭、李、花、王、羅等幾個大姓宗族在此拓墾。20世紀初,茶葉成為山坡地主要的經濟作物,紛紛設立茶工廠,生產粗製茶。當時大屯溪流域的茶工廠就有三角埔的花家、王家,北勢仔的羅家、小中寮鄭家、番社前原住民潘家、李家,及桂竹圍陳家等。
六合(李家)茶工廠
這棟建築是舊時淡水屯山李家茶工廠所在,經老屋再造現取名為「茶寮居」。茶寮居是一座家族共同記憶、懷念茶工廠的老屋再造空間。老茶廠在荒廢了三十餘年,僅剩下遺跡,在民國105年(2016年)時,茶廠家族後代兒女們決定保留舊石材,將原廠整建為家族聚會空間,讓老屋不再傾圮,成為延續製茶故事、凝聚家族感情的地方。
老茶廠的前身在1961年(民國50年)是李宗貴經營的六合製茶工廠,上一代是李宗貴的祖父在民國40年(1951年)經營的日發製茶廠,在日治時代是曾祖父李君子在大正15年(1926年)在此經營的大屯製茶公司。
李君子是大屯溪燕樓李家的子弟,年輕時代關心地方事務,日治時期曾長期擔任大屯庄的保正(里長):
民國34年(1945年)以後,大屯茶葉公司開始重整製茶事業,由第二代李根在接手,李根在將工廠改名為日發製茶工廠,並擔任中和里第一至五屆的里長。民國55年(1966年)再由第三代李宗貴接棒,並以六兄弟齊心為名,改為六合製茶工廠經營。
李家茶工廠毗鄰大屯溪,依據地勢圍成堤堰圳道,將大屯溪水引進茶工廠上側,以水位落差,利用水車、水碓的動力來碓米、製茶。三代經營約七十年時間,這個廠址以碾米、製茶,稱雄於大屯溪流域中游地區。
-
大正15年(1926年)李君子以家族在番子崙、草尾尾崙茶園耕作而創辦大屯茶業公司,經營粗製茶的製造
-
昭和14年(1939年)台北州政府整併製茶工廠,大屯茶業公司獲得保留配置50甲茶園作為採收面積
-
昭和17年(1942年)才被整併入淡水茶業株式會社
勝芳(潘家)茶工廠
勝芳製茶工廠位於番子崙的小中寮,今日淡水小忠寮5號左側空地及紅磚老屋(現為照片中停車處),大屯社後裔潘姓家族,以三代六十多年的時間把勝芳製茶工廠經營為淡水地區知名的製茶工廠。
大屯溪在番子崙與草埔尾崙之間流淌,幾千年來原住民族在此休養生息,各種文化遺址頻繁在此被發現挖掘。17世紀,西班牙、荷蘭殖民者在此記錄到大屯社的族群與活動,而潘姓家族則是舊大屯社的後裔。
潘家擁有不少此地的番大租土地,在20世紀初台灣總督府整理大租權的權益時,潘家獲得不少番大租的補償款,一躍而成為地方資產家,有多餘資金可供民間借貸。
潘九便是在潘家土地與資金的基礎上開始製茶事業:
民國34年(1945年)以後,潘九仍持續以勝芳製茶工廠的名義經營,登記資本額39,000元,是當時淡水茶工廠最高的一家,每月可生產包種茶、粗製茶18,000公斤,也是生產量最高的一家。潘九經營製茶工廠產量大,除了自身茶園的茶葉外,也廣泛從番子崙到三芝土地公埔崙的大片山崙收購茶菜(茶菁)。製茶季節時,茶工廠夜晚燈火通明,甚至採買各種物品提供茶農、茶工採購,人潮熱絡有如市集。
第二代潘樹生在民國53年(1964年)接任勝芳製茶工廠,資本額提高為10萬元,每年營業額為100~500萬元,也是唯一有申辦電話來做商業聯絡的工廠。第三代潘朝明與兄長在民國60年代(1970年代)接手經營,當時整個台灣茶葉產業已進入萎縮的時期,雖然努力因應茶業衰頹的各種挑戰,改良茶種、提昇製茶品質,開闢產銷的新途徑,不過最後還是與淡水大多數茶工廠一樣,步入關廠、廢廠的結局。
勝芳製茶工廠六十多年的經營在臺灣製茶界留下不錯的口碑。民國90年(2000年)走訪踏查時,製茶工廠的殘址仍可看到製茶廠的痕跡,然而今日只能從頹圮的潘九老宅(小忠寮5號)去推敲工廠的確實位置。
建興(鄭家)茶工廠
淡水建興製茶工廠於民國52年(1963年)加入臺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的會員證書,茶廠登記在番子崙下側的小中寮(今淡水「中和里」公車站牌附近),鄭姓家族聚居於祖厝旁,數代經營的製茶工廠在民國70年代(1980年代)整建為鋼筋混凝土建構的廠房,茶工廠停業後而閒置。
小中寮鄭姓家族在19世紀後期,移墾到番子崙下大屯溪畔,擁有不少的田產、茶園,陸續經營碾米、採茶的生計。大正10年代(1920年代),隨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的獎勵、指導,鄭家開始瞭解茶樹栽種、茶葉製造的竅訣,全家開始致力於製茶的事業。
-
昭和2年(1927年)勝芳製茶工廠在潘九住家一側開設後,便一直穩定的生產
-
昭和12年(1939年)併入大屯茶業公司及隨後的淡水茶葉株式會社
-
大正10年代(1920年代),隨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的獎勵、指導,鄭家開始瞭解茶樹栽種、茶葉製造的竅訣,全家開始致力於製茶的事業。
-
大正11年(1922年)鄭文明、鄭運秩以所在地區開設小中寮茶業公司,分營第一工廠與第二工廠。
-
昭和7年(1932年)小中寮茶葉公司第一工廠改由鄭運木經營。隨後幾年,小中寮茶葉公司改由大屯的陳家以小中寮茶葉公司第二工廠名義經營。
-
昭和12年(1937年)鄭家的鄭運木改以合興茶葉公司第三工廠的名義申請登記,隨後負責人再改為鄭火旺
-
昭和13年(1938年)則有鄭運通以合興茶葉公司第二工廠名義登記。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合興製茶公司被整併到小中寮茶葉公司,淡水茶葉株式會社
-
民國34年(1945年)以後,鄭家續有二房的子弟經營茶工廠,一家名為合興製茶工廠,資本額8,000元,以製作紅茶為主,每月可生產3萬斤;另一家為合興茶工廠,以資本額5,000元,以製作包種茶為主
第三代鄭收全因父親急病過世,以20歲左右的年紀便親自經營製茶工廠,茶工廠也更名為建興製茶工廠,資本額為10萬元,聘用10~29位員工,每年營業額為500~1000萬元,高居淡水製茶工廠首位。
建興製茶工廠能順應臺灣茶業外銷市場的變化,從烏龍茶、包種茶到紅茶、綠茶、日式煎茶都能依照廠商的需求,迅速調整工序,提供茶葉板樣,爭取到訂單。可惜因國際局勢的變化,幾筆外銷貨品因外交中斷被迫取消而承受極大財務損失,為了清償債務只得中斷外銷,繼續經營只能賺取微利的製茶。
鄭收全雖然清償了所有債務,但是建興製茶工廠也一去不回,只留下工廠的鋼筋混凝土外殼,和幾張老照片來記念那一段茶廠職人的年代。
金吉(謝家)茶工廠
照片是民國106年(2017年)拍攝的金吉茶工廠外觀,它位於三芝番子崙前沿的後厝、溪底。謝姓家族在民國50年代(1960年代)購買大屯溪中游陳姓家族的陳吉利茶工廠,將整廠建材拆建,依原來式樣重建於此,金吉茶工廠經營二十多年後,因外銷茶葉市場萎縮被迫關廠閒置,這間老茶廠在歲月風雨剝蝕下,徒留下古樸的二層樓紅磚外牆與木造屋架。
日治時期,定居在大屯溪兩側的陳姓家族,以碾米、製茶活躍一時,但隨著國民政府推動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家族土地一再收到限縮,製茶工廠規模也一受再減縮。民國50年代(1960年代),在大屯溪左側經營的陳吉利製茶工廠,只得痛苦決定關閉工廠,拍賣整個廠房、設備。三芝區後厝里的謝姓家族,與大屯溪燕樓李家有著密切姻親關係,兩個家族經過密切商議,決定集資將整座廠房、設備一起購買。合資股份分為10股,謝家占有大多數股份,便把新廠房設在謝家的土地上。
根據屯山里李永清里長表示,因外公參與茶工廠組成,父親李祿也曾在此幫忙工作;金吉製茶工廠興建時,是將陳吉利茶工廠的廠房以土法煉鋼方式,一磚一瓦仔細拆卸後,用牛車搬移到謝家土地,按照原有圖樣重組,節省了龐大的材料費用。民國52年代(1963年)5月金吉製茶工廠以謝金火名義申請開業,資本額為新台幣10萬元,以製作綠茶為主要產品,每年營業額並不輸於其他老茶廠,達到100~500萬元;據謝家長輩也談到,最興盛的時候每天有十幾個工人,分別操作機器和包裝茶葉,24小時日夜烘茶。
-
民國70年代(1980年代),台灣茶葉市場由低價外銷茶品轉為高價內銷的精製茶品,金吉製茶工廠在製茶器械老舊、茶種退化、挽茶、製茶工資暴漲等的影響下,不敵產業變化的快速,只得選擇關廠,淘汰、拍賣製茶機器。
停業後的金吉製茶工廠,雖僅有短短二十年左右的經營時間,但也為當地番子崙、後厝、溪底一帶的農家帶來極大收穫,留下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