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茶港茶事.png

​  

茶港茶事

錨點 1

氣候與地理

地理環境與氣候

  淡水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北方,西鄰臺灣海峽,東側有大屯山脈,北端與三芝交界,南端與淡水河河口北岸相接。有如菱形狀的區域範圍,總共包含42個里,在山河海環繞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具山城、漁村與河港風貌。

  在距今280萬至250萬年前大屯火山爆發後,火山熔岩流向海岸,形成本區的地形東高西低,從海拔1,000公尺往海岸緩坡下降,短促的河川溪流被切割成扇形分布,注入臺灣海峽,山崙丘陵與溪流谷地相間,聚落文化就在依山傍水間發展出來,從史前時期就有凱達格蘭人在此居住。1709年(清康熙48年),漢人移民開始進入淡水屯墾。由於早期淡水河是出入臺北盆地的水路通道,途經繁榮的新莊、艋舺,可上溯至大漢溪,因此也是軍事防守要塞。

  17世紀西班牙、荷蘭以此地作為貿易據點,19世紀開港通商,從淡水港出口的茶葉貿易金額高居臺灣外銷產品的第一位,淡水不僅是茶港,也是茶葉產地之一。淡水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最早接觸西方文化與國際貿易之地,原住民、漢人、洋人、日人在此交織出豐富的歷史。

  淡水的四季氣候分明,春天變化無常的氣候,有時發生奇寒現象,「大屯春色」、「觀音吐霧」的美景出現於此時;雨量豐沛的梅雨季節後就是高溫炎熱的夏天,白天旺盛的西南氣流,帶來涼爽的海風,午後多雷陣雨,此季節常有颱風侵襲;秋天氣溫漸降,常有秋老虎的現象;冬季潮濕酷寒,山區偶有積雪,自古以來最低溫常出現於淡水。

  1871年《淡水廳志》物產篇中提到淡水的氣候:「淡水之寒其寒在風,北淡多霜雪」,又淡北八景有云「屯山積雪」,主要是因為淡水位於東北季風的迎風面,強勁的風勢有「滬尾風」之稱,冬季時雨量多,氣溫較低。馬偕博士的日記和《臺北縣志》大事紀中都有大屯山降雪的記錄,氣溫可低於零下,其中1917年1月12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天氣數日冰冷,大屯火山群白雪皚皚奇景復現,往返臺北、士林與北投之間的賞雪列車臨時加開,賞雪行程一時成為北臺灣冬季限定的觀光活動。」(圖1),可見18至19世紀初期,淡水的冬季都相當寒冷,所帶來的影響是供自給的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價上漲,1788年(乾隆53年)二月,《淡水廳志》寫道:「大雨雪,饑,斗米千錢」,早期淡水以生產稻米和甘藷為主要糧食作物,寒害使土壤溫度降低,對農作物收成影響甚鉅,飢荒隨之而來,農業時代氣候寒冷與生產作物無法溫飽的狀況下,更遑論經濟作物的栽種。

1917年1月12日 臺灣日日新報 屯山積雪.jpg

圖1.雪見列車運轉

1917年1月12日 臺灣日日新報 屯山積雪
資料來源 :《臺灣日日新報》1917.1.12

淡水適合種茶嗎?

  17世紀開始,臺灣因地理位置優越,在平原地區發展農業,但海島資源有限,必須仰賴農業出口換取其他物資,因此國際貿易一直很發達。1717年《諸羅縣志》中記載,臺灣的野生茶只產於海拔800至5,000尺水沙連(今南投縣)的「番」界,性極寒用來治療熱症,附近居民要跟原住民溝通議定才能進入採收,產量也非常少,當時漢人已知道可培製野生茶。沒有原生茶的北臺卻成為茶產區,19世紀茶與糖、樟腦同時並列為臺灣對外貿易三大出口品。

  根據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劉澤民的研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的契抄,最早記載了北臺種茶的歷史,可上推至 : 

  • 1792年(乾隆57年),種植在深坑與木柵地區。

  • 連橫的《臺灣通史》記載,嘉慶年間由名為柯朝的人士,自福建武夷引入茶籽,種植於𫙮魚坑(今新北市瑞芳區),收成豐盛,一年可收四季,遂在北臺互相傳植,但此說並未提及引自何處。

  • 1862年(同治元年)淡水正式開港後,清朝光緒年間劉銘傳撫臺,獎勵開墾山區,茶才被廣為栽種,成立茶郊永合興以統一台灣茶葉外銷出口,茶葉更廣泛分布於彰化至石門間的丘陵台地。

  淡水種茶的起源與來自閩茶產區的漢人移民有關,氣候條件暖濕相仿,加上淡水港航運之便,清治時期成為茶出口港,這二項因素,讓後來淡水大量開墾茶山,成為北臺茶產區之一。

淡水茶產區的海拔高度

淡水茶園的海拔分布範圍

  茶樹的生長條件,一般可從氣候、地形、土壤三方面來評估。茶的栽種適合80%-90%間的高濕度,年平均溫在攝氏20-30度的暖濕氣候,雨量豐沛的淡水正好符合這二個條件。

  以淡水的土質來看,是大屯火山熔岩所形成的安山岩紅壤土,具有孔隙大、通氣與透水性好,是適合栽培茶葉的土質。從海拔高度來看,淡水主要的作物分布於海拔600公尺以下,200公尺以上種植柑橘,200公尺以下因灌溉取水便利,在60-200公尺的緩坡栽培茶樹,一路往下,開闢成梯田,以種植稻米為主。(圖2)

淡水茶屬於北山茶品質

  淡水茶屬於北山茶等級,此分類來自1905年(明治38年)2月發表的〈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二部調查經濟資料報〉,在第二部茶產業,具體指述臺茶產區的茶樹種植情況及茶葉品質,歸納四類茶區:

(一)八里坌的觀音山周邊,稱「北山茶」,品質中等

(二)淡水河流域南部的文山堡、海山堡,桃園、新竹的山,向北的丘陵、山坡,稱「南山茶」,品質最好

(三)大屯山系的山坡,品質不穩定(舊芝蘭二堡、三堡地區,今日北投、淡水、三芝、金山一帶)

(四)臺北到新竹鐵路沿線,稱「埔茶」(今楊梅、埔心、富岡、往新竹一帶低矮的丘陵),品質最差

新1-2等高線圖.png

600 公尺

200 公尺

60 公尺

​柑橘

​茶樹

​水稻

圖2. 海拔與作物分布圖

  我們可從1916年(大正5年)《臺北廳第二統計書》的地圖中(圖3),可知當時南山、北山、大屯山、埔茶四大茶系的分布範圍。大屯山系的淡水茶園氣候條件屬「北山茶」,因受東北季風影響時氣溫偏低,品質極不穩定。

圖3. 1905年四大茶系分布圖

2020淡水茶-0004-001-300.jpg

  1897年(明治30年)臺灣總督府技師藤江勝太郎,在臺北外二縣下茶業的調查復命書指出,上等茶園為1甲地能產生葉1,600斤,中等茶園為1,000斤,下等茶園為800斤。淡水茶園的價格則落在下等茶園。在北臺品質較差的淡水茶,加上又是下等茶園,直到1910年(明治34年)後期,提昇茶樹栽培品質和改良製茶技術後,淡水茶的品質才獲得大幅提昇,開啟淡水茶工廠的新紀元。

葉子_edited.png

地理環境與氣候

葉子_edited.png

氣候與茶葉栽種

葉子_edited.png

茶產區海拔高度

  臺灣土地肥沃,氣候暖濕,一年可採摘七回,約三年後可收成。臺茶在初期價錢低,後期品質提升,因此可同時與中國、印度和錫蘭競爭。日治時代之前,臺茶出口量最高點就是在1891年(光緒17年)劉銘傳撫台時期。

  關於淡水茶葉的起源,最早在《淡水郡管內要覽》中有記載 :​

  • 1827年(道光7年)從福建漳州移居到淡水的黃太,將茶種帶到了竿蓁林一帶墾植。

  

  • 1903年James Wheeler Davidson所著《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一書及日治初期《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均寫道,1865年英商陶德(John Dodd)發覺北臺有發展茶業之商機,在淡水設立陶德洋行,由安溪運茶苗進口,並對農民貸款,鼓勵增加生產,從此茶葉開始大量種植,引進福州的茶師提升品質,將粗製茶送到大稻埕再製,透過淡水河的航運,以淡水港為出口港。同年(同治4年)淡水海關開始有茶葉出口貿易的記錄,從此「茶」成為外銷出口的經濟作物,拓展至美國、英國、南洋,其中,以偏好臺茶風味的美國就佔了總出口量的九成。

文 / 賴惠如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