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茶金興衰.png

茶金興衰

製茶與機具

  20世紀以來,臺灣製茶的工序,呈現急遽的轉變,由以往傳統的手工製茶,歷經手工搭配機具,到目前電動機具為主、手工為輔。

  早期傳統製茶的工序,由挽茶女工的雙手採摘,萎凋、人力鍋炒、人力揉捻、解塊,到焙籠乾燥,都是由女工、製茶師傅以人力操作完成。

咻咻.jpg

  1945年以後,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茶業改良場仍持續改良臺灣茶葉製作工序,加上臺灣發電設備的增加,電力供應普及到鄉村,以電力為動力的各種製茶設備,逐漸成為製茶工廠必備投資的器材。

  此外,1911年引進日本靜岡地區的望月式揉捻機,以代替傳統用腳揉捻的工序。1921年推動攪拌式萎凋器、電動解塊機,之後機具的使用日漸普遍,製茶生產的人力耗費與時間節省都獲得一定的改善。

  20世紀初,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於1903年於桃園成立附屬製茶試驗場後,便開始積極規劃各種製茶工序的試驗與操作。1915年茶樹栽培試驗場發明「安平鎮式釜炒機」。改進傳統鍋炒的缺失。

撿茶枝(修).jpg

文 / 謝德錫

採茶器具
葉子_edited.png

採茶器具

  淡水茶葉採摘經歷2個不同的歷程,早期是用傳統手工採摘的方式,後期則是採用機具採摘。

  傳統手工採摘的方式,摘茶的女工要用食指、拇指夾住欲採摘的葉根,運用兩指的力量,將其折斷,也要避免折傷相鄰茶葉,一個熟練的女工要能左右雙手交互進行這種採摘方式,手指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採茶女工為了避免傷害,都會縫製厚實的布指套來保護。

  1950年代以後,茶農為降低人力成本,便陸續採用割草的鐮刀、剪除枝枒的鋏剪來替代手工採摘。因這種採摘質量不穩定,人力成本減低的效益並不大。因此,1960年代以後,臺灣省茶葉改良場自日本引進剪茶機進行試驗後,剪茶機便被茶農視為改進茶葉採摘的一大利器。

  首先,臺灣北部小型機械廠商仿照先進的剪茶機製作蓄電池型的剪茶機,可惜這型剪茶機因大型舊電池須不斷更換,效益不免大打折扣。

  後期,日本製造的單人剪茶機、雙人剪茶機,軌道剪刀不斷引進臺灣,這些剪茶機以汽柴油為動力,操作力也極為便利。在臺灣其他著名的產茶區都有茶農使用。

  淡水地區茶農使用剪茶機並不多,只有傳承四代的蕃薯里水碓王姓茶農有持續使用的紀錄。

葉子_edited.png

製茶過程

製茶過程

日治時期至民國60年代,淡水地區茶葉的製作工序是屬於生茶(粗製茶)的型態。茶葉由採摘後的茶菁(茶葉)經過萎凋、鍋炒(釜熬)、揉捻、解塊、烘培才成為製品。製茶的程序包括:


  每日清晨,茶樹葉片露水漸乾的時間進行,摘下嫩葉        後,需在20小時內完成製茶工序。


  即日光萎凋,把茶菁(茶葉)平均放置於竹編圓形笳

  藶或麻布埕上進行日光萎凋,讓茶葉水分蒸發,激發

  茶葉的單寧酸化發酵。每5~7分鐘翻轉一次,分春、

  夏、秋、冬季調整日曬時間,平均時間約在45分鐘。


  即室內萎凋,將日光萎凋的茶菁移入室內,以竹編圓

  形笳藶分層放置於架棚上,讓茶葉發酵,緩慢發酵2小時

  內,以7~10分鐘的頻率,攪拌笳藶的茶葉2次。

檢查.jpg
1.挽茶葉-3(修).jpg
2.曬茶葉-2(修).jpg
3.看茶葉(修).jpg

一、挽茶菜

三、看茶菜

二、曬茶菜


即浪菁(搖菁),將笳藶的茶菁以約17.5公斤的數量放入大型的藶箶,由製茶工以人力旋轉翻攪,每7~13分鐘攪拌1次,經2小時持續浪菁的動作,並觀察茶葉發酵程度,直到茶葉周邊程紅褐色,有香味發出。


  又稱鍋炒、釜炒,就是一般習稱的殺菁,用高溫將茶葉

  活性酵素殺死,以停止發酵的作業。早期工序有二道殺

  菁,後期則只進行一次。

  二道工序的殺菁中,第一次殺菁要先在大灶燒兩個鐵

  鍋,先將重約30兩至40兩的萎凋茶菁放入鐵鍋,鐵

  鍋燒製150~160度,用手掌及指頭不斷地翻轉茶

  菁,讓茶菁均勻的受熱,在炒熱2~4分鐘後,再將茶

  菁放入第二個鐵鍋,大火再炒1~2分鐘後,拿出茶菁

  放置於小笳藶上,由製茶師以手輕微揉捻1~2分鐘,

  以破壞茶葉纖維細胞。第二道炒菁,鐵鍋溫度降低為

  攝氏60~70度,約炒熱3~4分鐘以去除水份,並完

  全殺死活性酵素為目的。


  目的在完全將茶葉纖維細胞破碎化,並榨出葉謨的樹脂質黏液。
  早期工序是將炒菁後茶菁以麻布包裹為半球狀,放置於竹製大型

  竹簾上進行腳踩團揉,由製茶工以雙手抓住形式H型單桿的橫

  樑,站在茶菁上,用兩腳掌密集踏壓揉擦,時間在5~10分鐘,

  讓茶菁出漿、呈現黏著狀便可停止。後期工序,則是採用望月式

  揉捻機或臼井式揉捻機等機具,進行揉捻。
 


  揉捻後,將揉成團塊狀茶葉用人力撥解。

      1930年代後期,以小型玉解機能更迅速進行撥解團塊狀        茶葉。


  以焙籠熱風去除茶葉多餘的水份,避免活性酵素再度活耀。
  乾燥工序有三道,第一道乾燥時,焙爐炭火要燒旺,木炭要完全

  燃燒、沒有煙臭味,在爐篏放置焙籠圈後,在圈上將放置7~8兩

  茶葉的內篩,乾燥1~2分鐘,隨後將另一空白內篩放在上面,將

  兩個內篩相互翻轉,同樣再乾燥1~2分鐘,進行第二道乾燥。在

  乾燥作業時,須不停翻轉內篩茶葉加速水分蒸散。

  目前,大都採用柴油的乾燥機控制乾燥過程。不過製茶過程中

  ,仍然需要考量氣候、溫度,夏季晴天多、氣溫高,發酵與乾燥

  時間較短,春茶與冬茶氣候較為冷涼,氣溫較低,所需時間便較

  長。茶葉的製成非常仰賴製茶師傅的經驗判斷,以掌握每道工序

  的時間而做出好的品質。

第三道乾燥屬於溫火乾燥,是舊工序的作法,以稻穀灰覆蓋在木炭上,進行文火悶溫,茶葉放置在可容納5斤的焙籠,在焙爐上,再持續乾燥2小時30分到3小時,並每隔10分鐘將茶葉反覆翻推,讓茶葉中水份蒸散乾燥。

5.炒茶-2(修).jpg
8.乾燥-2(修).jpg
7.解塊-1(修).jpg
6.揉捻-3(修).jpg

四、弄茶葉

五、炒茶(殺菁)

六、揉捻

七、解塊

八、乾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