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茶金興衰.png

​  

茶金興衰

製茶廠的經營

文 / 謝德錫

  • 製茶廠的經營者有幾種類型:

  淡水地區製茶廠的經營者,除了在1938~1945年間,因台灣總督府實施統制經濟而整併為一家外,大多數的時間都是以家族經營的方式。這些經營者大都為地方旺族,中和里有鄭家、李家、潘家、花家、王家、羅家,賢孝里有陳家,蕃薯里有王家,興仁里有盧家、陳家、張家,忠山里有洪家,忠寮里有李家,水源里有李家、張家,樹興里有康家、郭家、許家,坪頂里有張家,竹圍里有吳家。

  淡水地區茶山、茶園分布在溪流上游,海拔100~300公尺間的山坡地,大屯溪、灰磘子溪、興仁溪(興化店溪)、圭柔山溪、林子溪(公司田溪)、竿蓁林溪、樹梅坑溪都有茶園種植的記錄。而製茶廠因需考量工廠用地、交通運輸、工人聘雇……等問題,大都選擇設於各溪流中下游,傳統產業道路的兩側。

  有文獻記錄以來,淡水地區製茶廠大都在1920年(大正9年)以後陸續設立,大屯溪流域的製茶廠以中和里的小中寮、三角埔為地點;灰磘子溪流域以賢孝里的番子田、公埔子為地點;興仁溪流域以興仁里的牛埔子、店子後、大牛稠、車路腳為地點;圭柔山溪流域以忠山里的水汴頭、忠寮里的後寮為地點;林子溪流域,以水源里的社厝坑為地點;竿蓁林溪流域以水源里的白石腳、南勢埔、樹興里的埔子頂、糞箕湖、樹林口為地點;樹梅坑溪流域則以坪頂里的小坪頂、竹圍的吳仔厝為地點。

(一)擁有農地與自有茶園的茶農、地主

(二)租佃農地、闢建茶園的佃耕茶農

(三)產地中小地主、投資設立

淡水地區製茶廠中,第二、三類的記錄並不多,大都以第一類型者居多。

  他們有凱達格蘭族大屯社的後裔,也有開墾時期的業主、頭家,社區民意領袖的保正、里長……等背景,家族是地主、也是茶農,因此許多製茶廠的經營都有歷經祖孫三代、近百年的經營史。

1929年(昭和4年)的《工場名簿》.jpg
1929年(昭和4年)的《工場名簿》上的淡水茶工廠共有7家.jpg
bottom of page